TE SE GU CUN LUO

特色古村落

Featured Ancient Villages

点击查看详情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娘子关镇下董寨村
下董寨村
    下董寨村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娘子关镇,位于娘子关西6公里处,温河流域的下游,下董寨始建于东汉时期,以董卓在此驻防屯兵而得名,历史上与承天军城、固关、娘子关互为犄角,是兵家必争之地,下董寨建于依山傍水的悬崖之上。村南崖下温河盘绕,河道内石岩沟形似卧龙,名龙潭。蜿蜒三百余米潭内常年水流不息,有“潭深数丈水不扬波“之说。与山、水、城构成了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统一的古村落环境。
    村落基本保留了明清时的格局风貌。出入村寨有东、西、北三门。东门为朝阳阁,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 年),四周有外廊,外饰十字花型镂空的矮墙维护。底部的阁门为石砌,石块大小均匀。阁楼通道中依希可见以前马车压下的车辙。出门下陡放、淌温河、经岩崖古道,可去往娘子关及河北一带。西门为平安阁,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 年),也是古商道进寨的必经之路,阁楼下的车辙从前清晰可见,现由于地势变化,已被泥土覆量。阁门高度也因此变低, 下董寨村平安阁很难让人通过。阁门上方建筑为悬山屋顶,斗棋、额枋等 均有油彩,正面带有檐廊,由北侧三步台阶登上建筑。北门建于全神庙旁,沿山路可上卧龙岗。
下董寨村全神庙 下董寨村曙光院 下董寨村隆聚号院
    《娘子关志》中记载:“东汉汉灵帝中平年间,并州牧董卓在上董寨村北的卧龙岗建筑军事工事?‘董卓垒’,由此便定名为董寨。”董卓垒依山面河,以石头筑成,建在卧龙岗上,其下有水流湍急的温河,历史上称其车不能行,马不能并,可谓“一卒当道,万夫莫入”。守住董卓垒,进可出太行直下冀中平原,扼控燕赵;退可依河东大地,据险防守。董卓垒和修筑于唐大历元年(766 年)的承天军城(娘子关镇西 2公里的紫金山上)互相依托,发生过多次重大战事。“董寨村”的记载则出现于元末,“平定州东北七十里承天都董寨村,自古大元至正九年醮盆题名”(下董寨村《重建大王庙并建牛王庙碑记》)。据传,元代末年又有迁入者,始居村东部。约至明正德年间,人口颇众,亦成规模,便设分置,董寨西部为上董寨,东部者为下董寨(上董寨村《菩萨庙经幢记事》)。两寨之间有东西向古街蜿蜒贯穿相连。      下董寨村在明清之际开始兴隆,经济繁荣,人文鼎盛。
    下董寨村民俗活动包括闹社火、报灯官、跑马排,社火、灯官保留了许多汉族火神崇拜的传统,该活动流传至今,其演绎流程对邻近县、市(阳泉市、平定县、河北井陉县)的民俗影响深远;跑马排保留了我国关隘地区军屯文化的习俗与传统,也是最具地域特色的民俗表演。每年元宵节期间,四邻八乡的人都会提前入住下董寨村,自发体验、参与活动,特别是正月十六的“跑马排”更是吸引了山西太原、阳泉以至河北省井陉县、石家庄等外地客人前来观看和参与。
    下董寨村的“跑马排”,是正月十六的一个传统节日。跑马相传是源于古代传递信使的--种军事游戏,骑马的人要骑着没有马鞍和马蹬的马在街上飞奔,充满了刺激和快乐。“跑马”之俗自古流传至今,充分体现了下董察人敢为人先、剥悍放的风气。2021 年,娘子关跑马排春节习俗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下董寨村非遗跑马排
点击查看详情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赤桥村
赤桥村
    赤桥村隶属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位于晋源新城西南,南距晋祠风景区0.5公里。村西之山以形似卧虎而得名,海拔高度为1040米,是太原县八景之一"卧虎青岚"之所在。 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等拟将赤桥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赤桥村民居主要采用四合院形式。院落规模不一,类型丰富。院落的基本构成要素大致相同,由正房、厢房、倒座围合成院落。民居院墙一般高大封闭,对外不开窗。院落相对宁静且封闭安全。正房多为面阔三间,屋顶形式平顶居多,亦有单坡顶。厢房有两间和三间的,大多对称布置。大型院落有两进和三进院落,或利用垂花门过渡高差,或抬高正房高度过渡,抬高正房还可以显示出主人的地位。房屋多采用仿窑洞的建筑形式,冬暖夏凉,屋内设火炕,合理利用热源。院落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在相对平坦的基地常建对称的合院,而在不规则的基地上则建非对称院落。
赤桥村兰若寺 赤桥村刘大鹏故居 赤桥村李氏民宅院
    赤桥村依托晋水,背靠卧虎山,现存史料虽无最早记载,但凭《战国策·赵策一》发生于赤桥村豫让桥的“豫让刺赵”的历史事件,赤桥村至少也有2500年的历史。王剑霓老人说,这在全国村镇史录中也十分罕见,是典型的历史名村。
    中国地方戏曲,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 晋剧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艺术特色,同时形成婉转细腻的抒情风格。清朝中期,晋剧在赤桥村兴盛至极,赤桥村常邀各大名剧社来村演出。清末曾出晋剧演员王银柱,是赤桥晋剧艺术发展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家,为本村晋剧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赤桥村非遗1 赤桥村非遗2
点击查看详情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道店头村
店头村
    太山极目,风峪舒筋。店头古村,北依蒙山,北顾阴山群峰,南临龙山秀美,东倚晋阳湖门,古村店头,群山漾叠翠,果木蔚成林,古堡谜中谜,天下第一村 。店头古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7°44',东经112°23'区域之间。东距晋阳故城和太原县(今晋源街办)5公里,东南距晋祠风景名胜区10公里,北毗邻蒙山景区,南紧邻天龙山、龙山景区,太山龙泉寺在村域内距村仅1公里,交通便利。
    店头古村的传统民居现保存较完整,以店头紫竹林寺(又名观音堂)为中心,向东、向西排开,依北山面南山和风峪河而建,东西走向长二华里,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当属与紫竹林寺毗邻的南侧、东侧、西南、西侧的郭家、王家、闫家、李家古屋。这些古屋居均采用下层用河砲石和上层用砖石结构二层阁楼式风格而建。最典型的当属紧靠紫竹林寺的郭家两个大院。此大院以紫竹林寺山门下排水半圆型石碹洞外两米宽,长约60米的一条排水道、人行道为界。分为东西两院,此两院建筑风格相似,底层均建有四合院,院门向南,底层的主石窑洞坐北面南,主石窑洞采用厚两米有余的河砲石头砌墙,进深四米,面宽五间,高五米,窑洞的中间向南开一大门,大门的两侧各开一个像普通窑洞一样大的窗户,使窑洞宽大而明亮,主石窑洞内原为郭家的店铺,人来人往,日进斗金,甚是热闹,在其窗台上建有一石炕,能同时睡下6人,主石窑洞的北墙串套着纵横交错,高低不一,错落有致的8间石碹窑洞,这8间窑洞间均留有门和拱形石碹暗洞互通。这些被串套的石窑洞的后墙拐角处筑有隐蔽的石碹暗道及石台阶可通至上层房内,上层房内的暗道口也是非常隐蔽,平时用严实的盖板而堵。从上层房内的石碹暗道和石台阶也可迂回通至相邻大院的别院二层房中。在别院的上下层间也同样筑有隐蔽的石碹暗道及石台阶相互贯通,曲径通幽,在主院和别院的石碹暗道内的边侧均筑有小型的石碹窑洞,即道洞相连,奇妙无比,真可谓窑洞串套窑洞,大石窑洞串套小石窑洞,上下层暗通,主院房暗通别院房,暗道门难寻,使人犹如走进迷宫,不知方位,别有洞天。这种建筑格局在当时易避祸,易贮藏贵重财物,上下层间随时可信息互通。由室外石阶可直达上层的四合院,上层建筑主要是为生活区。 从这两处郭家老宅及其别院向东,向西延伸,店头村的千年古院落鳞次栉比。而且大部分的建筑以石窑洞为底层,上层采用砖石结构为主,上下层间大多筑有石碹暗道通达,真可谓此处院落独好。从店头村古民宅的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风格,内部复杂暗道互通的结构来说,店头村的古石窑洞,古民居当属华北第一,全国罕见。
店头村却敌楼一号院 店头村张秀儿院 店头村紫林竹寺
    据周边考古遗址推测,风峪沟内在1万年以前就有了人类活动。据现存于店头村紫竹林寺内《嘉庆五年次庚申蒲月吉日立碑》碑文可知风峪沟在唐朝之前名叫灵邱峪,唐朝时才开始更名为风峪,店头村为风峪第一个村落,民风民俗淳朴厚重,信仰佛教。从古村现存的石碹窑洞群组的结构、功能初步推测,历史上店头村曾是一个军事堡垒和屯兵之地,宋毁晋阳城后(公元979年),逐渐演变为村庄。明朝时在村的东方开始建造紫竹林寺,并已形成雏形,香火旺盛。在清光绪年之前,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店头村人以开车马店、驿店、绸缎店、商铺、金银首饰店、当铺、武馆、跑马场等居多,商贾云集、经济繁荣、生活富足,号称:“小太谷”。清光绪年后,由于瘟疫和生活所迫,死亡一部分,逃荒一部分,从2001年开始村民已大部分搬迁至风峪新村。 风峪沟为晋阳古都的军事隘口之一。现从店头古村院落建筑物的设计、格局、用途等分析,起码在公元979年(北宋太平兴国四年)之前的很长时间内,店头古村只是一个护卫晋阳古都西大门的军事要塞和屯兵护卫都城的战略要地之一。后逐渐发展为民居村落。

风火流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贾天仓,男,汉族,山西省太原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为风火流星,申报地区为山西省太原市。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遗的晋阳风火流星。风火流星俗称火流星,是一门融杂技与武术精髓为一体的民间社火表演艺术,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流传于太原晋源一带,是一种在绳子两头用铁笼装上燃烧的木炭在手中舞动的民间传统表演。现在出于安全考虑,风火流星的表演道具进行了改进,装炭火用的铁笼上的窟窿比原来小了很多,而且表演的时候多用闪光道具代替炭火。当日的表演精彩纷呈,双龙开道、火龙缠身、火龙十八滚等一系列套路,将风火流星的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风火流星”较早兴起于明末清初,但当时的表演还没有加入武术套路,动作简单单调。民间传说“风火流星”源于民间杂技的“水流星”,也有说是由武术中的“流星锤”演变而来。当下有据可查的“风火流星”的创始人是韩荣华,韩荣华师承山西车派形意拳大师车毅斋高徒李发春,韩荣华在祁县经商期间,又学习于戴氏形意拳师父贺大光先生,从祁县回到太原县(即今晋源镇)后,韩荣华刻苦练功,通过自己自身感悟,把传统武术的某些手法结合民间杂技技巧创造出了真正意义上的“风火流星”,并创造和改编了一系列新的动作手法。“风火流星”有较强的观赏性,在庙会和节庆表演中让人眼前一亮,迅速在晋源一带流行,成为民间社火活动中必备的表演项目。此后韩荣华开始收徒弟,将自己所创造的“风火流星”传授给他人,一时间在晋源古太原县一带已经先后涌现出聂富喜、聂连富、聂鸿义、韩玉贵、聂鸿寿、牛三宝等一批优秀表演艺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晋源一带曾涌现出一批精于此技的年轻人,太原市店头村在庙会和逢年过节的集会表演中也成为了必备节目。随后“风火流星”不断创新升级,表演器材铁丝网兜也做得精致,表演也有单人双人和群体表演,手上动作也有馒头花,背花等多种形式,表演的套路也借鉴武术套路和街头杂耍,有火龙十八滚,悟空舞棍、火龙缠身、双龙开道等。再后来为了达到视觉听觉的双重享受,又加之锣鼓,配合锣鼓的低沉高昂节奏,表演者动作时而缓慢如打太极,时而急促如猛虎下山,静若处子,动若脱兔,“风火流星”在表演者行、站、坐、卧、翻滚中来去自如。

店头村烽火流星

晋源传统社家锣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锣鼓在山西,山西锣鼓在太原。目前,作为山西省锣鼓艺术代表鼓种,太原锣鼓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5月,太重锣鼓艺术团被授予“国家非遗太原锣鼓传承培训基地”,太重锣鼓艺术团是山西省成立最早的厂矿锣鼓艺术团之一,也是目前山西省坚持时间最长、最成功的民间艺术团体之一。 古老热烈的社家鼓是社火闹元宵的灵魂。活动现场,鼓声阵阵,两支队伍相互对抗,似两军对垒,一阵急一阵缓。雄浑沧桑的唱腔伴随着鼓点而出,呈现出粗犷、豪放、剽悍的精神底色,仿佛从历史深处走来,让游客感受到来自田间地头的古风古韵。 作为国家级非遗太原锣鼓的鼻祖,社家鼓起源于远古的社神(即土地神)祭祀。乡村中祭祀百神的酬神娱乐组织,也称为“社”。而酬神时以社为单位表演而兴起的各类歌舞百戏及杂耍技艺,则称为“社火”,伴随着社火表演的伴奏锣鼓则被称为“社家鼓”,之后演变为太原地区民俗活动的主角,这也是社家鼓首次在闹元宵社火表演中亮相。 “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双腿腿跪在石头上呀,小亲圪蛋……”敲起社家鼓,扭起大秧歌,声调婉转悠扬,泥土气息伴随着歌声扑面而来,极具互动性和感染力。社火队伍排成整整齐齐的方阵随着鼓点卖力地扭起来,扭出了现代农民的新面貌,舞出了幸福生活的新期待。

店头村传统社家锣鼓
点击查看详情
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清河镇北阳城村
北阳城村
    北阳城村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东南部,为稷山县清河镇所辖行政村。村域面积3.72平方公里。北与南辛庄段壁村接壤,南与南阳城村相连,东与新绛县辛 安村接壤。村西有 006 乡道至清河镇。西北距稷山县城 15 公里,西距清河镇 2.5 公里。 村庄建成初期为军事屯兵之地,春秋魏王豹在此屯兵,筑建太阳城。清代时期,村内四 大家族以砖塔为中心,沿东西向古驿道和两条 Y型道路分居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片区。近年村庄沿古村向西、北部不断扩张。现状建成区面积约 33.1 公顷,户籍人口1620 人,常住人口 1400 人,人均年收入 6500 元。 北阳城村落是坐北向南,南北长,东西窄,是黄土高原峨嵋台地上一座具有独特文化的古村落。村落古建筑以统一的砖木结构的四合院为主,少数窑洞为次,体现的是既风格统一,又富有变换的古朴的建筑特色。北阳城村古来以王姓、杨姓、段姓、杜姓四大望族分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大片,这种清晰的外部空间肌理是村落结构性的一种体现。寺庙建筑点缀四方,维系联系家族和社会功能,并与民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古建筑群,从而体现出遵循礼制的空间结构。高跷走兽,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为段铁成。 砖塔,位于北阳城村中部,村委会北侧。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阳城村拥有 16 处文物建筑。北阳城砖塔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佛洞、观音堂、火神庙、八路军总部驻地旧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村内整体风貌保存较好,传统格局、肌理基本完整。王氏、杨氏家族生活片区的传统建筑保存较为 完整,段氏、杜氏家族生活片区的传统建筑风貌保存-般。原四处村口、六处巷门、娘娘庙、财神庙、三 官庙、牛王庙、马王庙、龙王庙、高凉大佛、段氏祠堂、观音堂东王氏祠堂均已毁。福圆寺内仅存砖塔,稷王庙中轴线上建筑已毁,现仅存两侧附属建筑东西耳楼和东西垛殿。

北阳城村八路军总部驻地旧址 北阳城村段式民宅一号院 北阳城村火神庙
    北阳城约在4500年前仰韶文化时期、人类已聚居此处形成村落周朝,属高粱邑、 春秋时期,属晋国,高粱邑,为高粱邑治所。 两汉时期,属闻喜县,稷亭,为稷亭治所。 北魏太和十-年(487 年),为高凉县和高凉都的治所,称高凉城 西魏大统四年(538年),属高凉县管辖,治所迁至玉壁 隋开皇十-年(591 年),属高凉县管辖,治所迁至汾北 隋开皇十八年(599 年),高凉县更名为稷山县,属山县管辖唐末时期,村名改为阳城村。 清顺治初年,分为南、北阳城二村,称北阳城村。 民国三十三年(1944 年)阎锡山实行“兵农合一”,改编村为治村。1949年5月,废编村改为行政村,北阳城和南阳城均为独立行政村。

    高跷走兽源自阳城庙会文化。北阳城村东南的火神庙建于清雍正三年,几百年来香火 旺盛,有求必应,远近闻名。逢年过节都要为火神娘娘举行专门的祭祀活动。久之,约定成俗,议定每逢闰年正月二十九日(火神娘娘生日)举行阳城村火神庙庙会,由南北阳城两村共同参与。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为段铁成。此外拥有省级传承人2人,县级传承人3人。 高跷走兽由兽头、兽身和表演人员组成,高晓表演者脚绑木晓,兽皮,前系兽头,上身扮演与之相应的人物,组成-组造型。表演时两人足踩高同演骑兽状,按曲牌节拍行走。辅助配乐由锣鼓、花鼓等打击乐器组成。人及善的造形奇特,在鼓乐声中列阵行进时,气势宏伟,十分壮观。 现有的走兽形象基本都由古时流传下来,其花样繁多,造型奇特。北阳城的走兽包括: 独角兽、貅狼、麒麟等;南阳城走兽包括:黑狸虎、梅花鹿、等。这些走兽花样有的源 于现实生活,大部分是想像而来,或为当时图腾崇拜的产物,或源于神话传说或故事。每个走兽都有美丽动人的传说或典故,每个故事都表现了征服邪恶的主题。 高跷走兽这一种汉族舞蹈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 和谐,同时还体现了当地老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望。

北阳城村高跷走兽